财经资讯
16家上市银行2015资管业绩解读:股份行规模超车-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2019-06-03 16:31  浏览:4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2015年理财23.5万亿总规模中,股份行理财资金余额占比达42.17%,首次超过国有大行。

  银行理财市场在外部环境的“催化”中正进行内生调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轻资产业务地位凸显,资管业务作为其中重点得到资源倾斜,催生了资管业务格局的变化。同时,2015年资本市场和非标市场同时经历巨大变化,银行资管也跟随环境不断变换“打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A股16家2015年报披露的资产管理业务数据为样本,结合线下调研情况,从规模、结构、收益三个窗口进行观察,通过梳理2015年业绩一窥资管业务的变化。

  10家受托理财规模超万亿

  截至2015年末,受托理财余额超过万亿的银行达10家,去年初规模过万亿者仅有五大行,到去年末新增了5家股份行――招商、浦发、兴业、光大、民生,规模分别达1.82万亿、1.56万亿、1.44万亿、1.22万亿和1.06万亿。

  201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多家股份行在上半年开始逆袭国有大行。究其原因,主要为上半年股市明显分流资金,股份行在资本市场领域相较国有大行稍显激进。

  在去年半年报中,除依旧领先外,其余几家大行理财余额普遍停滞不前,农行、建行受托理财规模均较2014年末出现下滑。

  但市场风云变幻,2015下半年资金向银行理财回流明显。从全年看,国有大行基于已有规模之上的增速并不缓慢。建行、农行报告期内理财规模分别达1.62万亿、1.58万亿,同比分别增长41.07%、36.29%,回归第三、第四位。

  去年上半年规模增速仅个位数的工行也于年末实现了32%的增幅,2015年末受托理财余额达2.62万亿,仍遥遥领先同业。

  虽然下半年国有大行没有像彼时同业预测的那样规模停滞,但从总体来看,2015年银行理财23.5万亿总规模中,股份行理财资金余额占比达42.17%,首次超过国有大行。

  股份行中招行仅次于工行的位置业已稳固,实现了规模119%的增长。与招行同样实现规模翻倍的还有民生,同比增长达121.83%,在下半年搭上万亿规模的班车。

  总规模是一个观察窗口,但并非全部。银行披露的受托理财规模中包含表内理财和表外理财两个部分,其中表外理财即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部分,也被银行资管人士称为“纯理财规模”。

  年报中资产管理业务分项对该类别情况披露不多,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

  上述16家银行中,除了(,)未披露具体数据,其余15家银行非保本理财占总规模比例普遍集中在60%-70%。招行、工行、(,)非保本理财占总体比例超90%,其中招行接近100%,建行和(,)占比超80%。

  另外,(,)在结构上调整较多,其过往风格中以保本型理财为主,保本型占比超过50%,截至2015年末非保本理财规模占比已超过保本型,达到67.66%,表外理财占比低于50%的仅余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交行去年同业理财也经历了较大增长,销售额达3.29亿元,同比涨幅高达295%。

  规模是优势也是苦恼

  在体系内,以规模排位的惯性未变,但客观来看,规模是优势,有时也是苦恼。

  各家银行年报中手续费及佣金细分结构中披露的理财相关业务收入口径不一,可能同时包含管理费、托管费、手续费等理财相关费用,这一数据不能准确判断银行资管业务的收入情况。

  一位银行资管部人士表示,理财业务的全口径利差收入加权平均约0.5%-0.8%,其中非保本部分约1%,不超过2%;保本部分根据每家执行的策略不同差异明显,只投存款不配置非标的情况下约0.2%-0.3%。另外,对于表内理财部分不同银行在最后收入结构体现中也有所差异,部分银行将表内理财收益计入“投资收入”部分,而非“手续费及佣金”部分。

  由此,非保本理财规模和收入在资管业务中均占有主要比重。在收入的观察上主要选用非保本理财收入这一指标

  横向来看,16家银行中,对非保本理财收入进行披露的有11家,在规模保持一定增速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银行非保本理财收入实现了增长。其中光大、平安、华夏该项收入增幅超过100%。

  平安这一项增幅最高,达176.72%。这与平安银行去年理财业务结构调整不无关系,非保本理财比2014年同期增长203%,规模从1653亿扩张到5019亿元。

  由于每家银行发展规模不同,如果仅比较总收入对投资效率的体现并不够客观,因此纵向比较上选取“资产利用率”作为标准(资产利用率通过“非保本理财收入/非保本理财规模”得出)。

  明确披露非保本理财对应收入的银行有8家,包括工行、农行、招行、光大、平安、华夏、中信、(,),其中仅华夏银行资产利用率超过1%,光大、中信也相对较高,分别为0.83%和0.88%。

  华夏银行达到同业较好水平与其业务风格相关。一位了解华夏银行资管业务的人士表示,虽然债券银行理财资金的一个重要投向,但多数银行理财债券投资以持有到期为主,交易操作较少。而华夏银行的增长得益于债券交易操作赚取的差价。

  该人士还认为,该指标与规模也密切相关,部分银行在行内规模指标的压力下,会做一部分收益的牺牲。华夏银行的受托理财规模在全口径(表内+表外)和表外部分均为目前股份行最低,其表外理财规模仅4119.12亿元。

  不过资产利用率的比较标准也并非完全客观,各家银行的规模统计口径基本一致,但收入统计口径千差万别,除了资管部的手续费和管理费用外,差异点可能涉及给渠道的销售费用、给分行的产品推介费用以及项目费用等。如果有收入相较同规模其他银行差别较大者,多是体现了将各类费用刨除后的纯收入情况,不能简单归集为资产管理能力差异。

  资产投向此消彼长

  规模和利润背后,银行理财的资产投向也悄然发生变化。理财资产池中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非公开披露的数据,仅从平时的采访和调研中可窥一二。

  2015年银行理财配置方向在随市场调整转向。去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类固收优先级配资是着重的发力点,经过下半年的调整,此类业务已经收缩至较小比例,但资本市场仍是重点投向之一,拓展权益类投资市场被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及。

  债券则是另一个配置重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中发现,截至2015年末债券在中小银行的资产配置比例中占有较高比重,部分城商行的债券类资产占比超过50%。

  与之相反,非标资产的占比逐渐收缩,多数银行降至20%以下。招行在年报中披露,年末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债权资产的余额1687.61亿元,占比仅9.2%,非标债权资产来源以行内授信公司客户和同业客户为主。

  此外,净值型产品转型在银行年报中被提及频率颇高,包括农行、交行、招行、光大、平安、浦发等。

  目前招行净值型产品转型较快,截至2015年末净值型产品余额9617.02亿元,较年初增长296.33%,占理财业务资金余额的比重为52.82%。

  (,)日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目前净值类产品规模约1000亿,计划2016年新增1000亿元以上。

  平安银行也在年报中表示,除常规净值型产品外,还研发设计了“优先股增强收益”、“打新股增强收益”和“”等股债混合净值型产品。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