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金融科技集团WeLab Holdings(简称“WeLab”)在其官网上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简称“WeLab虚拟银行”)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颁发虚拟银行牌照。
这是香港金管局发出的第4个虚拟银行牌照,也是首张独资的香港虚拟银行牌照。
腾讯、蚂蚁金服继续落榜。去年8月底,腾讯、蚂蚁金服、小米等多家国内知名线上金融服务机构提交了虚拟银行牌照申请。
不过,香港金管局10日表示,仍在处理余下4份被甄选的牌照申请,进展良好。
获牌机构背后“金主”掌管亚洲近半财富
3月27日,香港金管局宣布曾发出3张虚拟银行牌照,包括Livi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Limited 及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并在积极推进其他5张牌照申请。
这三家获牌机构背景非常雄厚:LiviVBLimited是、京东数科、怡和集团控股公司;SC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是渣打银行(香港)、、香港电讯及携程金融控股机构;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是、百仕达集团的控股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WeLab股东阵容也十分强大,如李嘉诚的长江和记旗下的、马云的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马来西亚主权基金Khazanah Nasional Berhad、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红杉资本、建银国际等都先后入股。
粗略地计算一下,这些机构背后的股东掌管着亚洲近半的财富。
Welab最快半年内上线虚拟银行
此前主营P2P助贷服务
10日,WeLab表示WeLab虚拟银行是第一家香港土生土长金融科技企业创办的虚拟银行,预计于未来六至九个月内上线并推出首批服务。
据悉,WeLab于2013年在中国香港创立,2014年以“我来贷”在深圳成立分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并在2018年出海到印尼。
2018年7月3日,WeLab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2019年1月3日,该申请状态变为“失效”。
公开资料显示,Welab目前已获三轮融资。2017年11月,Welab宣布获得15亿元战略融资,阿里巴巴香港企业家基金会瑞士信贷和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Finance Corporation,IFC)等参投。
据Welab招股书显示,公司股东中,阿里巴巴持股占比0.422%,李嘉诚旗下的TOM在线持股占比6.757%,富通国际持股占比3.263%。
虽然有各位“金主”加持,Welab的IPO计划还是落空了。分析人士认为,这极有可能跟2018年下半年以来港交所方面加大对于互金企业的审查有关。
根据Welab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我来贷主营业务是“助贷”,收入包括贷款撮合服务费、信贷服务费等。2017年,我来贷上述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2.9%、37.6%,贡献近八成营收。
2017年,我来贷营收1.55亿美元,并且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769万美元。
从我来贷助贷的资金来源看,主要有P2P贷款平台投资者以及持牌金融机构。2017年,来自P2P贷款平台投资者的资金,占我来贷撮合贷款总额的57.7%,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这一占比提高到85%。
随着2018年的P2P爆雷潮的爆发,Welab在招股书中也提到,“监管机构可能会要求我们终止与违规P2P贷款平台的合作关系”。
这极有可能是Welab上市计划“扑街”的主要原因。
虚拟银行牌照意义非同一般
香港金管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对于尚无金融牌照Welab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平安证券分析报告《金融科技(Fintech)研究系列1》指出,对于非银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而言,虚拟银行牌照是发展全面的金融业务的入场券。
国盛证券表示,虚拟银行牌照含金量较高,政策近年推进后对科技企业放开。虚拟银行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香港推出虚拟银行与内地微众、网商、新网等互联网银行类似。
虚拟银行含金量之所以较高,其引入的是一整套金融业务,除了传统银行的三大业务“存贷汇”,理财、保险、黄金等互联网创新业务都可尝试,业务拓展空间较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认为,香港的虚拟银行牌照给内地互联网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可能成为各互联网巨头海外金融业务发展的新起点和国际化的新跳板。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海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