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提出,民营企业的成长是中国的希望,要坚持为民营企业服务,发展多种类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贫困地区企业等量身打造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
他表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金融转型特别是金融机构的业务转型满足不了企业需要。银行一方面存在流动资金过剩的问题,一方面又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转型的速度、业务创新的速度赶不上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黄毅认为。
虽然目前我国有两万多家金融机构,但是多层次的为各种经济体服务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这个金融体系有了,但却是效率不高的机构,不能为各个层次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黄毅说。另外,当前全世界的金融产品有几万个种类,而在我国市场上成规模运转的产品不到200种。
黄毅指出,金融产品不能满足民营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讲,存在信用体系建设、担保体系建设以及财政税收政策的问题。
他说,现阶段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监管机构正在着力推进解决有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政策导向方面,正在进一步建立有关规则。“从现在来看,有关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没有任何法律和规则上的障碍。但如何改进这些规则,使这些规则能够有效执行,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