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央行发布《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顺水鱼财经
2019-05-13 09:15  浏览:1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 股票 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票据、债券股票 基金外汇黄金等,基本涵盖了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在发展过程中,我国金融市场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市场宽度和厚度不断增加,市场功能日趋深化,资源配置能力极大增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实施,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概况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在产品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推进下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市场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已有创新产品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涵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功能日趋深化;金融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向以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和运行安全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金融市场创新不断推进,已有创新产品发展迅速一是加强基础产品创新,丰富投资人选择。金融债券方面,在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混合资本债券,' 兴业银行((' 601166行情,' 股吧))和中国' 民生银行((' 600016行情,' 股吧))先后发行了83亿元混合资本债券。资产支持证券方面,不良资产证券化也获得突破,信达和东方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了重整资产证券,共计37亿元,这对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债券方面,推出了分离交易可转债,先后有' 马钢股份((' 600808行情,' 股吧))、新钢矾和' 中化国际((' 600500行情,' 股吧))三只可转换债券顺利挂牌上市,这是一种债券股票 的混合融资品种,丰富了证券投资品种,为其他同类产品的推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交易工具创新,深化金融市场功能。为满足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增强市场交易活跃程度,各项创新工具也在不断推出。在前期推出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和债券远期交易的基础上,银行债券市场于2006年2月推出了利率互换试点,对于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11月,银行债券市场又推出了债券借贷业务,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促进市场的稳定运行,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盈利模式和风险规避手段。为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加快外汇市场改革,在银行外汇市场先后推出了外汇掉期交易和人民币英镑交易。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白银产品进入试运行阶段,同时扩大了个人黄金业务的覆盖范围。

三是稳步扩大创新产品市场规模,推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企业短期融资市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6年底,共有210家企业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4336.5亿元,未到期余额2667.1亿元;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券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6年底,已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招商银行((' 600036行情,' 股吧))、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共发行了一般性金融债券420亿元,拓宽了金融机构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解决其长期存在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 中国银行((' 601988行情,' 股吧))、' 建设银行((' 601939行情,' 股吧))等11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次级债券1628亿元;继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在2005年分别发行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之后,国际金融公司在2006年11月又发行债券8.7亿元,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对外开放步伐。股票 市场上,权证业务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市场上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之一,全年累计成交金额合计近2万亿元,列全球第二位。

(二)金融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金融市场交易日趋活跃,交易量快速增长。货币市场中,同业拆借累计成交金额达2.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8.0%;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28.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4%;我国票据市场累计签发商业汇票5.43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0%;累计办理贴现8.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5.8%。债券市场中,现券成交金额为10.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0.6%,银行市场托管的债券存量达9.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4%。股票 市场中,沪深两市市价总值从年初的3.24万亿元增至8.9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8%。黄金市场累计成交金额2045.95亿元,比上年增长75.0%。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金额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2%。

经过多年的发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各类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外汇市场的平稳发展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对稳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发挥。2006年来,股票 市场恢复新股发行,企业通过股票 市场筹资步伐加快,融资比重明显上升。国债融资额虽有所下降,但企业债券发展平稳,债券市场各项创新产品更是发展迅速。债券市场中,债券发行量从2005年的1.35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02万亿元(不含央行票据),增幅达41.2%;股票 市场中,2006年沪深股市累计筹资总额达2463.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628.6%。

二是投资者结构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除银行金融机构外,基金公司、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市场参与程度也快速提高,我国银行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其中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银行市场的主体,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债券市场会员中,分别有商业银行339家和289家,部分运作规范、交易规模大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成为我国银行市场的做市商,做市商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做市商在我国银行债券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上海黄金交易所共有会员150家,其中商业银行17家,产金冶炼企业39家,用金企业94家,金融交易成员进一步增多。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日益成熟,机构投资者基础日益雄厚,2006年底,我国共有基金公司58家,管理各类基金307只,当年新募集资金的资产净值4028亿元,累计净值达8565亿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累计批准机构达55家,批准外汇额度90.45亿美元;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等加快进入证券市场

三是金融市场主体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参与形式更为多样化。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快速增长,各类投资者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银行不断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主体,先后批准了证券公司、保险机构证券投资基金、住房公积金、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债券市场,促进了金融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截至2006年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共有703家,银行债券市场成员6439家,并引入了货币经纪公司在银行市场开展经纪业务。此外,截至2006年底,股票 市场沪深证券交易所开户总数为7854万户;黄金市场共有会员150家;期货市场共有期货经纪公司187家;外汇即期市场共有会员272家。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市场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趋缓,消费需求增长加快;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价格走势总体平稳;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持续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2006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上涨1.5%,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外汇储备余额达10663亿美元,全年增加2473亿美元。在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总体良好。

在我国宏观经济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资金相对充裕,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整个经济金融体系资金供求规模不断扩大,对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大幅增加,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和资金充裕;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资本市场投资价值提高。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债券市场股票 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累计成交分别同比增长68.0%、70.6%、186.9%、56.2%和75.0%。

(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与金融市场2006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美国经济增长平稳有力;欧元区经济数据明显改善,增长前景有力;日本走出通货紧缩阴影,经济复苏形势乐观;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欧日货币政策逐步趋紧。2006年以来,美联储先后四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年来历史最高水平5.25%;欧元区为抑制通胀小幅升息;日本央行结束实施五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重回传统的利率机制,并结束了长达多年的零利率政策。在此形势下,全球金融市场总体向好,美元相对欧元走弱,相对日元略有升值,全球股市大多上涨,市场利率总体上升;石油价格总体走高,黄金和铜等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冲高后有所回落。

国际金融市场表现不一,总体向好。2006年以来,欧美股市在小幅波动中持续攀升,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欧元区STOXX50指数和日经225指数分别上涨14.9%、10.0%和5.3%;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全线飙升,其中股市上涨幅度最大;由于美联储上半年连续4次升息,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美元LIBOR一路上升,下半年受美联储暂停加息经济增长趋缓的因素影响,在达到5.77%高点后缓慢下行,最终报收于5.329%,比年初上升0.49个百分点;汇市方面,美元跌势逐渐加重,2006年底,美元对欧元较年初贬值11.6%,美元日元较年初略升0.93%;有色金属价格、国际石油黄金价格猛涨后有所回落,波动剧烈。

总体看,近年来尤其是进入2006年以来,在全球流动性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全球房地产、证券黄金石油市场十分活跃,各类资产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行情。尽管各主要货币当局多次加息,但目前利率仍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局面预计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在此背景下,大量国际短期资本在不断寻找投资套利的可能性。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将进一步增加资本流入国的流动性,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涨;国际资本的迅速撤离,又可能对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造成冲击甚至形成金融经济危机。

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市场之间,包括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越来越一体化,投资者市场操作使得风险和危机在不同市场之间传导速度加快,传导渠道增多,加剧了动荡的成本。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的增强,我国金融市场运行趋势也表现出了与国际市场相类似的运行特征。金融市场各类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有色金属期货、燃料油期货、天然胶期货以及国内黄金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上,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且短期利率上涨快于长期利率股票 市场也出现了快速上涨,人民币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度升值。

三、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思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仍然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仍占绝对比重;市场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的发展落后于股票 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基本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发挥作用;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层次不够丰富,市场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总之,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紧迫。

2007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将继续把握发展机遇,坚持“创新、发展、规范、协调”,继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对外开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好市场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切实强化市场监管和市场风险防范,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创新以金融产品创新为重点,依靠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并建立金融创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要适应金融业务综合化、金融活动国际化、金融交易电子化和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创新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创新要与加强金融监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一是稳步扩大银行市场创新产品的规模,稳步发展短期融资市场,继续做好金融债、商业银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债券的发行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推动银行市场的快速发展;二是要加快黄金市场的产品创新,研究推出黄金衍生产品,积极探索黄金市场从现货市场向衍生品市场过渡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加大外汇市场创新力度,进一步研究在场外市场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四是支持证券公司进行产品、服务和组织创新,丰富基金产品类别,稳步推进封闭式基金转型的创新;五是以稳妥推出金融期货为重点,适时推出新的商品期货品种,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职能;六是大力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工作,确立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相关机构加快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准备。

(二)加强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而言,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处在发展初期,大力加强制度性和机制性建设是解决我国金融市场问题的重要工作。一是要加强市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巩固市场发展成果,制定相关的办法或规则,争取尽早出台《全国银行债券市场债券托管和结算管理办法》、《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等,尽快颁布《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处置条例》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健全交易、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制度。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组织的功能,充分发挥证券期货、会计师、律师和信用评级机构等行业协会或自律组织的自律管理作用,协助监管部门履行职能,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提高自身执业水平和公信力,使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等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真正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发挥作用。

(三)处理好市场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有效的监管体系是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秩序和促进金融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理念,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管,努力提高市场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效率,降低市场的系统风险。同时顺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功能监管的新思路,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在统一金融产品标准、统一执法合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推动市场协作监管机制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构建保障金融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要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和跨市场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起金融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妥善处理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与加强风险防范的关系。

(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层有序、结构合理、运行安全的统一金融市场体系是金融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要以推进产品创新和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增强市场功能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股票 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同时,也要注重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的协调发展,建立各市场之间稳定、规范、合法的市场准入和资金流动渠道,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当前要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直接融资的主渠道,债券市场对于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保障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维护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全局,促进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市场化发行机制和发债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坚持创新理念,加强债券市场产品和工具的创新;建立规范的市场机制,包括债券发行的备案管理、信息披露和债券评级等;注重债券市场的协调和统筹,主要依托场外市场,促进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的互通互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引入和培育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基金机构投资者;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行业自律的作用。

当前要稳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血液调节中枢的功能。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提高市场的筹资能力和资本配置功能,对于保护好市场、控制市场风险具有重大意义。要依托现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以交易所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为主体,以场外交易市场为补充,各类市场内部合理分层的资本市场体系,并通过各层次市场的差别化制度安排,实现市场风险的分层管理和市场整体效率的提高。要稳步发展股票 市场,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吸引优质红筹股回归,推出创业板以及加快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筹建,完善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要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整体结构,健全上市公司自我约束机制,严格信息披露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要适应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一方面,要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市场环境,继续推动合格境外机构参与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与融资活动,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技术,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搭建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通渠道与平台,积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资源,推动我国金融机构、企业与居民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与地位。适时适度地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增强我国金融市场在开放条件下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