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家
LNG价格反弹供应量超预期 多地石化企业恢复生产
2019-01-12 18:22  浏览:167
【LNG价格反弹供应量超预期 多地石化企业恢复生产】“自12月24日起,西北LNG市场价格尝试走高,日涨幅在50-220元/吨不等。目前区内主流成交在5020-5280元/吨。本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或支撑LNG市场价格继续走高。”12月26日,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李鑫媛透露。(21世纪经济报道)

“自12月24日起,西北LNG市场价格尝试走高,日涨幅在50-220元/吨不等。目前区内主流成交在5020-5280元/吨。本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或支撑LNG市场价格继续走高。”12月26日,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李鑫媛透露。

李鑫媛认为,目前西北LNG价格止跌反弹,这是因为20日西北地区冷空气来袭,天气降温,再加上前期LNG厂出货较为顺畅,它们对价格推涨心态明显;此外,近日华北、东北、西北等地气温将继续下降,下游需求有增加预期,受此提振,LNG价格继续试探性推涨。

据了解,国内天然气供应不甚紧张,是因为自11月15日北方全面供暖开始,截止到12月13日,中石油累计向国内供气174.0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9.66%,单日供气量达到6.84亿立方米的历史高点,较去年供暖季日高峰供气量高出约9.97%。

因此,很多山东等地石化企业开始恢复生产化工原料。而此前,因为预期今冬用于醚后碳四的液化石油气供应紧张,这些企业已经早早关门了。

但是,中石化《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天然气市场将继续保持供应紧平衡局面。天然气供应能力将提升,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在“煤改气”等政策推动下,部分地区需求增速超过基础设施建设增速,需求高峰期仍将存在供应紧张形势。

“其实都是天然气供应和价格导致的,只要价格合适,供气过于紧张就不会发生,因为全球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一位石油央企专家认为。

紧平衡下的涨价

自24日起,西北LNG的价格尝试走高。以兰州为例,自12月1日起气温就开始下降,从1日的最低零下4度降至26日的零下6度,而到29日起气温更是降至零下11度。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兰州居民的天然气需求开始上涨,12月7日,兰州物价局宣布,当天起兰州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从1.64元/立方米,上浮为1.94元/立方米。

天然气涨价的原因是,冬季需求增加和供应需要额外费用,一旦进入天然气需求淡季,其价格将下降。

“目前天然气供应是可以满足的,中石油为了今冬的天然气需求,已经安排了最大量的天然气供应。”上述石油央企专家介绍。

其实,不仅居民天然气供应可以满足,甚至很多化工厂也开始恢复生产——过去,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这些企业到了冬天就不得不停产。

近日,山东部分停工炼厂恢复开工,醚后碳四供应量有所增长,区内供应紧张局面出现缓解。

“过去山东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因此它们经常停工,但是12月后,因为中石油天然气供应量大幅上升,因此醚后碳四产品也大幅上升,这对永鑫能源等公司的利润有较大提升。”金联创内部人士说。

李鑫媛认为,目前天然气供需下游需求较为平淡,暂无明显利好,因此地方贸易商囤货心理不强,整体以观察为主,但考虑到降温后城市燃气用量增加,后期价格仍有继续推涨可能。

多举措保供

其实,通过今冬天然气供需的博弈,国家相关部门和石油央企对未来如何保证天然气供应有了新想法。

中石化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将继续保持供应紧平衡局面。天然气供应能力将提升,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在“煤改气”等政策推动下,部分地区需求增速超过基础设施建设增速,需求高峰期仍将存在供应紧张形势。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达27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近8%,实现超预期增长。其中,“煤改气”推动城市燃气用气增长,经济形势回暖以及旺季供气短缺预期拉动工业用气需求,社会用电需求带动发电用气。

在需求强增长的带动下,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开发成为重大战略,三大石油公司均加大了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预估2018年国内产量将达16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其中页岩气等非常规气产量占比将达14.2%。

同时,LNG接收站建设加快也为进口增长提供了硬件支持。2018年,中石化天津、中国海油深圳、新奥舟山等多个新建LNG接收项目投产。目前,中国已经投产LNG接收站22座,总接收能力每年近7000万吨,为中国天然气进口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此外,2018年1月份,中国调整进口天然气税收优惠政策,相应提高了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退税额,企业进口积极性得以提升。报告预计,2018年我国进口天然气将达11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30%,其中管道气增长18.5%,LNG大幅增长近40%。

余皎表示,正是产供销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保障了中国天然气供应。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预计2019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达30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供需有望实现紧平衡。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联系方式
发表评论
0评